人民幣符號和日本幣符號是一樣的法幣和幣幣,沒有什么區別,都是"¥"
日元¥來源:幕末英美人對于円的稱呼是yen而非日語羅馬字en法幣和幣幣。為了迎合美元的兩道線的習慣,于是就在首字母Y上加兩橫。
人民幣¥來源:人民幣符號取人民幣單位“元”的拼音Yuán的首字母Y,加兩橫為¥法幣和幣幣。
“円”在晚清傅云龍所著《游歷日本圖經·卷二十·日本文學 上·日本文表附錄日本異字》中指為“圓”的俗字法幣和幣幣。另,江戶時代中期(1766年)日本人太宰純于《倭楷正訛》例舉俗字即有“(圓-員)+︱”之形
擴展資料:
1935年,國民黨政府對幣制進行改革,以法制形式強制確定了流通貨幣,即“ 法幣”法幣和幣幣。
開始法幣只同英鎊保持一定的比價,后來隨著美元在國際市場上的作用越來越大,法幣又同美元掛了鉤法幣和幣幣。
所以,法幣符號就借用美元符號而寫成 $”法幣和幣幣。
1948年12月1日中國人民銀行成立,并發行了新中國第一套人民幣,但在解放初期,人們書寫阿拉伯數字金額時,還習慣沿用“$”作為封頭符號法幣和幣幣。
直至1955年3月1日,中國人民銀行發行第二套人民幣,才正式確定人民幣的符號法幣和幣幣。
因為人民幣單位為“元”,而“元”的漢語拚音是“YUAN”,因此,人 民幣符號就采用“元”字漢語拚音字母中的第一個字母“Y”法幣和幣幣。
版權聲明:
除非特別標注,否則均為本站原創文章,轉載時請以鏈接形式注明文章出處。
評論列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