沉魚落雁,閉月羞花,可以看做中國古代女性美的標準幣月羞花。相傳與西施、王昭君、貂蟬和楊玉環有關,誰知竟鬧了大大的烏龍!
◎詞典里的詞語注解沉魚的典故來自于西施:
西施溪邊浣紗,魚羨其美麗,羞沉水底幣月羞花。落雁的典故來自王昭君:
昭君出塞,雁見其美,愧至墜地幣月羞花。閉月的典故來自貂蟬:
貂蟬月下祈禱,月見其美,悄隱云后幣月羞花。羞花的典故來自楊貴妃:
玄宗與玉環御花園賞花,花見玉環之美,羞至凋零幣月羞花。
◎求根溯源“沉魚落雁幣月羞花,閉月羞花”的說法似乎成了傳奇、戲劇的套話,但細細追源,最早用這八個字的卻是文學史上赫赫有名的大師:莊子、曹植、李白!
沉魚落雁見于《莊子·齊物論》:
“毛嬙、驪姬,人之所美也,魚見之深入,鳥見之高飛,麋鹿見之決驟幣月羞花?!币馑际?,水中的魚,見了毛嬙、驪姬的美,自愧不如,游到深水躲起來;天上的鳥看到她們,自愧不如,遠遠地飛走;麋鹿看到她們,趕快地跑開。
閉月的妙思取自曹植的《洛神賦》:
(洛神)“仿佛兮如輕云之蔽月”幣月羞花。羞花出自李白的《西施詩》:
“西施越溪女,出自苧蘿山幣月羞花。秀色掩古今,荷花羞玉顏?!币馑际?,越國西施來自苧蘿山,她的美穿越了古今,連荷花都感到羞愧不如。
其中的烏龍之處:
其一,首創不是那些古代被人視為三流文人的作家,而是莊子、曹植和李白這樣的大師幣月羞花。
其二,對應的人物除西施之外,王昭君、楊貴妃和貂蟬都有出入,應該是毛嬙、驪姬和洛神幣月羞花。
◎美女補說毛嬙、驪姬,春秋時帝王寵愛的兩位美人幣月羞花。毛嬙,清郭慶藩《莊子集釋》釋毛嬙為春秋時“越王美姬”,驪姬是稍晚晉獻公的美女??梢?,莊子的毛嬙、驪姬的“沉魚落雁”,比公元前5世紀勾踐時代的西施的“沉魚落雁”早300年。西漢時的王昭君,當中還隔著周和秦,可以說就更晚了。
閉月描繪的是曹植暗戀的洛神宓妃,而不是貂蟬幣月羞花。
甄宓,又名甄洛,原是袁紹次子袁熙的妻子,后袁紹為曹操所滅,被曹丕娶為妻幣月羞花。世稱甄夫人或宓妃。曹植因愛慕甄宓,在洛水河畔寫下《感甄賦》,又名為《洛神賦》,所以又托稱洛神。實際上最早的洛神源自于先秦神話,為伏羲的女兒宓妃。
第一個用鮮花比喻美人是天才,第二個是庸才,第三個就是蠢材幣月羞花。
評論列表